權力移交到下一代 13 Jan 2005
年初閱報,幾份大報章的經濟版均列出香港十大家族和它們在二零零四年的表現。這些控制了不少大型企業的家族,包括了李嘉誠家族、郭炳湘家族、榮智健家族等等。這些企業的創辦人均是戰後的創業家,經歷了多年奮鬥,才有今天的成就。
有一句諺語,叫「富不過三代」,富豪們安排家族後代的接班人,是他們感到棘手的事。
很多人認為,李嘉誠已成功栽培了兩名兒子澤鉅和澤楷,成為獨富一面的商人。新鴻基地產的郭家三兄弟,繼承了老父郭得勝的基業,還將之發揚光大,是傑出的第二代富豪。可見,栽培下一代也是一種挑戰,不但令財富可以延續,亦讓投資者有信心這些企業不會因為後繼無人而撤資。
當然,失敗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在美國六、七十年代曾經叱一時的王安電腦,便因王安的長子無心戀戰而導致破產。
今天,歐美不少大型企業,仍然控制在家族之手。比如,沃爾瑪百貨超級市場(Wal Mart)便由沃爾頓(Walton)家族控制(百分之三十八)。福特(Ford)家族仍然緊握百分之四十福特汽車(Ford Motor)的投票權。意大利的艾格尼利(Agnelli)家族亦佔有百分之三十快意集團(Fiat Group)的股權。但是,他們卻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如何順利把權力移交到下一代,而且這難題也必然要在十年內解決。
一篇刊登於《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名為「移交皇冠」(Passing on the Crown)的文中,建議企業東主必須在六十五歲之前,便把下一代推上台前,掌管公司管理層,而不要戀棧權位過久。一旦企業出了甚麼岔子,也尚有時間親臨修正。此外,還可嘗試把控股權和管理權分家,讓專業的經理管理企業。
當然,這些企業還要慎防所謂「分家」不均帶來的後果。有時,妻子、妾侍、外戚、表兄弟、姪子也會虎視眈眈,而且他們「各懷鬼胎」,有些想控制企業、有些只想賣股賺錢。總之,管理權力移交不善,最終的後果,也必會是家道中落的收場。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