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3, 2005

收購成功是失敗開始? 10 March 2005

  美國硅谷最有影響力的女性行政總裁卡莉‧菲安里納(Carly Fionrina),終於在今年一月底被惠普(HP)解僱,黯然下台。在她出任惠普的行政總裁之前,惠普一直雄霸全球的打印機市場和影印機市場。可是,隨市場的佔有率不斷被日本的挑戰者所侵佔,惠普的營業增長率和股價都一直停滯不前。終於在一九九七年七月,惠普邀請了在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y)表現出色的女強人卡莉入主成為掌舵人,希望她能為惠普開拓新的思維,新的文化和最重要的是提升公司的市值。
  只是天不如人願,卡莉入主之後,並沒法為惠普注入新的元素,亦沒有好好整治公司疊床架屋的工作層,而只是專注地通過收購活動,製造利好消息,增加協同效應,並打開其他衍生產品的生意來「管理」公司的股價。
  零三年三月,惠普正式完成收購康柏(Compaq),希望能在膨脹中的個人電腦市場上分一杯羹。可惜的是,卡莉似乎過於樂觀了。這次收購不但沒有更佳的回報,更令股價不斷下跌,而最令人失望的,更是嚴重分化了公司的員工。在公司「惠普」人和「康柏」人,有不同的公司文化,小圈子的存在更製造了不少政治糾紛。就是這樣,卡莉已再得不到董事局的信任,最後成為一位失敗者。
  聽一聽其他人怎樣批評卡莉和惠普: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的主席米高‧戴爾(Michael Dell)認為惠普跟康柏的合併是天大喜訊,因為他肯定這種「不專注」的戰略,可以為戴爾電腦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惠普員工則抱怨卡莉是「活在天花板上比在地板上長時間的空中飛人」,即是說她不踏實,只懂擴張來「管理」投資者期望。事實上,卡莉被解僱的消息傳出那一天(二零零五年二月九日),不少員工都忙到酒吧慶祝呢!
  惠普的收購失敗,恰恰正是一個給予野心企業的啟示。不少企業為了迅速膨脹,最容易的方法便是斥巨額收購海外大企業。但是,在缺乏管理外資企業的能力的前提下,這些企業都要面對不短的艱難期。就算是「聯想」收購「IBM」,香港的電訊盈科跟中國網通的合併,其實都是以這種模式來拓展企業的盈利能力。不過,最後的結果又是怎樣呢?會不會正如卡莉一般,最後還是鍛羽而歸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