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04, 2006

台灣《蘋果》的成功 3 August 2006

  七月底,筆者到台北參加了一個某國際知名雜誌中文版的籌備會議。

  五年沒有到過台灣,很多事物都變了:捷運鐵路系統的開通,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交通;駕車者和行人都比從前禮讓。誠品書店的氛圍是一樣的舒適;還有西門町和忠孝東路,都跟以前一樣熱鬧。

  參加這個會議,負責發表這新刊物的編採內容規劃的,是一位副總編輯,他在台北有超過二十年的編輯經驗。

  他一開始,便講到「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為甚麼會成功。他說,約五年前,黎智英登陸台灣時,以作為一個香港人的身分,竟許下豪情壯語,說《台灣蘋果日報》每天銷量要達四十萬份。

  當時,沒有人會相信黎智英可以成就這個目標。因為,當年台灣三大報章加起來的銷量,也不過只有約四、五十萬份。就算他能燒錢做宣傳,也不可能就這樣亂吹牛。

  我自己效力過香港的「壹傳媒」,猜想黎智英的目標,絕對並非沒有邏輯的。香港只有約七百萬人口,今天香港的《蘋果日報》每天實銷二十五到三十五萬份。台灣有超過二千萬人口,是香港的三倍,目標只訂在四十萬份,似乎反而還少了一點。當然,今天《台灣蘋果日報》的每日銷量已達三十餘萬份,而其他報章的銷量都下降了不少,證明他當年的「豪情壯語」並非不可能達到的。

  回頭說這副總編輯,他認為一般人認為《台灣蘋果日報》的成功,是圖片大而震撼,標題大而誇張,文字相對地少,但資料豐富且圖片多。他提出了而改造編採流程,把美術編輯放在流程的前面,而非傳統的只作支援部門。這個在台北的新概念,得到滿座掌聲,人人都說十分有啟發性。

  主持人問我的意見。我說,《蘋果日報》有一個重要的信念,就是「市場主導、讀者為本」。不會把傳統的方法拿來作藍本,不會「硬要」讀者接受內容。所以才會有讀者喜歡的視覺效果、話題性、八卦性。圖文配合的效果、豐富的資料作參考,其實是產品,並不是設計。正因如此,把美編放在流程的前面這方法,「壹傳媒」在九十年代初已用上了。後知才後覺,這也是台灣報刊追不到不斷改進完善的「壹傳媒」報刊的質素和成績的原因。

  黎智英就是從不懂辦報,慢慢破舊立新,做一些別人不會做的正確事而成功的創業者。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