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2, 2006

再生運動品牌  22 June 2006

談到體育運動服飾及用品的品牌,近十年一直佔先的,不是耐克(Nike)便是阿迪達斯(adidas),就是緊隨後的,一般人也認為是銳步(Reebok),然後才輪到彪馬(Puma)。

今屆世界盃決賽周,自然也是各大品牌比拼之地。以德國為基地的adidas,贊助了八支國家隊的球衣,其中包括了德國和阿根廷兩大熱門;Nike則贊助了包括衛冕錦標的巴西等共六支球隊。可是,以數量計,卻以贊助了十二支國家隊球衣的Puma取勝。這或多或少令人感到意外。  

對港澳人士而言,Puma帶來最深刻的印象,是八十年代香港足球班霸精工的藍色球衣;此外,便是球王比利和影星鍾楚紅的電視廣告,當時,Puma也算是能與adidas分庭抗禮的體育名牌。  

可是,自八十年代末起,Puma便陷入低潮。至一九九三年,更因經營不善,而被十二間債權銀行接管,公司瀕臨破產邊緣。直至Puma在該年委任了當時年僅二十九歲的齊特茲(Jcohen Zeitz)出任行政總裁,自此Puma便如脫胎換骨般,業績奇蹟般扶搖直上。並在二十一世紀起再次挑戰adidas和Nike,成為新一輩年輕人的喜愛品牌。  

齊特茲接管Puma的時候,首先要面對的是控制成本。他立刻大量減少冗員,並把生產基地遷移到亞洲。然後,他訂立了最重要的品牌定位策略。就是,Puma雖然是體育品牌,卻不會與adidas和Nike對幹,針對的對象是潮流帶動者(trendsetters),而非崇尚名牌的忠誠顧客。  Puma找了美國著名設計師Jil Sanders設計新的鞋款。穿上新款的Puma鞋,讓人感到穿上了潮流輕便鞋,多過是運動鞋。然後,Puma又試過為喀麥隆國家隊,設計了一件無袖的球衣,在非洲國家盃登場,令舉世球迷耳目一新。  

今屆世界盃,Puma雖然只贊助了一支能爭奪冠軍的球隊意大利,但也贊助了黑馬如捷克,以及全部五支非洲球隊等十二支國家隊。這樣,保證了Puma球衣能在最少一半方比賽中出現。而當分組賽同組的意大利、捷克和加納對陣時,更是Puma的「獨腳戲」!  

Puma已奪得過「歐洲最佳營銷品牌」獎,齊特茲亦在零四及零五年連奪「最佳策略師」(Strategist of the Year)美譽。相信世界盃後,Puma更將會成為年輕人不可忽視的「再生品牌」!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