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6, 2005

免費報紙的神話 16 June 2005

一向喜歡閱讀香港《信報》孔少林君的專欄《原是物語》。本周一,他專欄的大題目是「施永青得米」,說的並非是地產代理行業,而是筆者的本行—印刷媒介。  

人所共知,施永青是「中原地產」的老闆。「中原」是港澳兩大地產代理之一,他正計劃在年底前,進軍出版業,出版一份免費報紙。  

筆者從來不相信免費的東西是值錢的。很多時乘搭地下鐵,都會見到大疊的免費刊物,在站內任乘客取來閱讀,但是,在站內的垃圾箱內,一樣看見大疊大疊相同的刊物,可知其浪費之大。  傳統上,印刷媒介依靠的兩大收益,賣紙收入和廣告收入,對免費刊物而言已經二去其一。若果廣告商親眼見到刊物是如此浪費的話,試問廣告收入又如何支撐龐大的印刷、編輯及採訪費用和其他燈油火蠟呢?  

可是,這個傳統商業謬誤,卻被只出版了約三年的《都市日報》所打破了。香港的《都市日報》,只用了十四個月時間便達到收支平衡;每年的營業額超過港幣一億,粗略估計純利率可達百分之二十。即是說,《都市日報》今天已經回本了,而且還在健康地發展。  究竟,《都市日報》憑甚麼可以「奇蹟」般賺錢呢?  

筆者認為,《都市日報》最強的武器,當然是其無敵的發行網—地下鐵的派發權。可是,擁有相同發行網的其他媒介,卻不見到成功。因此,發行網並非《都市日報》營運上的必勝位。

《都市日報》最大的贏點是「沒有傳媒包袱」。它跟其他傳媒合作,減低編採成本;只報道不評論,做到政治中立;不求詳盡只求能爭取讀者的乘車時間。  

事實上,跟一般報紙不同,《都市日報》就是要讀者能在二十分鐘內讀完!這個概念,吸引了不少廣告商投放廣告。 事實上,只要客戶早上自己搭乘地鐵,亦一樣都感受到《都市日報》的威力。  

施永青是否得米,只要看他能否擺脫傳統的「傳媒包袱」,覷準市場空間,好好地大展拳腳。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